分类 读书笔记 下的文章

《五月花号》读后感

这本书从英国人的角度,叙述五月花号乘客,为什么前往美洲大陆,如何定居,如何与印第安人打交道,如何一步步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直至从北美大陆上赶走印第安人。从英国人的角度,阐述美国的来源,以及美国精神的来源。

书的内容,大致如上。不过我看到的,则基本是高等级文明如何蚕食消灭低等级文明的过程。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的命运,从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,就决定了。

五月花号的乘客,不是哥伦布以后,第一批与美洲土著打交道的欧洲人。书中没有详细说,五月花号之前,欧洲大陆已经有船只不定期与美洲大陆开展贸易,或者殖民。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们,由于不堪忍受英国国内的宗教压力,想办法到美洲大陆定居。

印第安土著,对欧洲大陆的文明成果,有着深深的崇拜与渴望,比如工业品和火枪。这些产品,不仅直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,也提高了生产和战争的效率。而他们能拿出来交换的,只有珍贵的动物皮毛和廉价的原材料,这些资源注定会由于获取效率的提升,以及需求的扩大,而慢慢枯竭,于是土地就成了最后的资本。当土地卖尽,印第安人失去了最后的生存机会,战争的爆发,就变得不可避免。

不能责怪高等级文明的欺骗,也不能责怪低等级文明中出现叛徒或带路人。这是文明的战争,人做不了什么,只能站队或怨恨自己站错队。

和文明的战争无关,最后摘录一段书中的文字:对敌人不是深恶痛绝,而是试图尽可能地向他学习;不是杀死敌人,而是要尽力使他按照你的思维方式行事。

《自控力》:锻炼自制力

自制力一直不高,回家后总想看看新闻,NBA视频,微博刷一刷,这个那个网站闲逛。做一件事时,坚持不了一会,摸摸这个,弄弄那个,几个小时之后,本来计划要做的事情还是那个样子。

美国人凯利 麦格尼格尔的这本《自控力》,豆瓣和亚马逊上的评分都挺高,页数也不多,花了一个周末读完,有一些todo可以帮助自己提高意志力。

  • 冥想,很简单,花5分钟时间,坐直,闭上眼睛,感受自己的呼吸。尽量只想着呼吸这件事,但是脑中会不断有东西飘进来,打断,不断将思绪拉回到呼吸这件事就可以了。通过冥想,锻炼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,勿忘初心。
  • 三思而后行,遇到让人紧张或焦虑的事情时,不要立刻跳起来,按照原始本能行事。先做缓慢的深呼吸,冷静下来,放缓自己的心率,这个时候会变得冷静,考虑事情会更周到,冲动的行为也会得到控制。
  • 保证睡眠,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大脑进行正确的判断,而不是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,听任原始本能行事。这点深有感触,最近在工作上极焦虑,每天晚上弄得很晚,睡眠不足,导致第二天依然焦虑,本来可以想清楚的事情也想不清楚。
  • 小心情绪低落的状态,做事情不会总是一帆风顺,遇到挫折的时候,很容易怀疑自己,给自己更大的压力,如果发展到认为自己就是这样,无可救药,那就糟了。可以对自己好一点,适时原谅自己,承认自己的确有问题,想想如何去解决。正如别人遇到挫折时,朋友不会一味打击他,而是给他鼓励,帮他想办法,走出困境。自己对待自己,也可以像对待别人一样,公平和宽容一点。
  • 不要过于苛求自己一定要做什么,或者不做什么。太大的压力,效果可能适得其反,陷在死结中走不出来,不如不要去想,转移注意力。
  • 10分钟的方法,同时适用于应当做和不应当做的事情。对应当做的事情,告诉自己先做10分钟,很多时候,开始做了也就不会停下来了。对不应当做的事情,告诉自己延迟10分钟,在10分钟里,转移注意力,或者是破坏做的条件,比如特别想上网闲逛,知道自己一逛就停不下来,就下楼走5分钟,回来后脑子就清楚了。

《苏菲的世界》 西方哲学启蒙

年底的时候,有天办公室里说起罗素的西方哲学史,转而说到苏菲的世界,两本书都没看过,于是统统买下来作扫盲用。

过年前后花了三周的时间看完,一本非常不错的西方哲学启蒙书,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对话,介绍哲学史上著名人物的生平和主要观点,加上书中书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一直看下去。

初中的时候每天早上在家吃早饭,一边吃饭一边拿着爸爸的七几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看,原子分子、炸药、豆腐原理什么的看的津津有味。苏菲的世界看起来有相同的感觉,只是哲学的知识,说不上枯燥,对入门的人来说也不会太有意思,但是和故事掺杂在一起说,就会有意思很多,而且这个书中书的故事本身也有哲学意味。

从苏格拉底到达尔文,这本书的跨度很大,以至于每个著名的哲学家也只能聊聊几页就过去了,更详细的情况,比如生平,学派的来源和发展,对现世的影响,都只是一笔带过,看得十分不过瘾。不过对一本启蒙书来说,刻意做到没有面面俱到,可能是更好的选择,勾起人们的兴趣,对喜欢的内容再深入研究,做到这点,真本书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
看书的时候有个有趣的事情,有天和白老师讨论到这本书,白老师很不厚道的剧透,说苏菲的世界,其实是一本书里的世界。巧合的是当天晚上继续读,发现原来再翻几页,书里就会提到这件事情。巧合到让人怀疑自己的世界是不是也是别人早已写好的一本书。

恶俗的给这本书评上4.5分,少的那0.5分,填补每次个著名哲学家的故事都看不够的缺憾。

《打造Facebook》书评

一本干货很多的书,也是一本求出名的书。三分(满分5分)

Jim先生说在中国混投资圈,需要有名气,否则很容易被别人当成骗子。最后一章算是彻底暴露了,读这本书的人大多和互联网相关,Harry先生这次不大可能被人当骗子了。

没有给这本书更低分数的原因是它真的有很多干货,虽然很多在Harry先生的微博,以及在百姓网的时候已经听过,但是有这么本书系统总结一下Harry先生说过的事情,也挺不错。

没有给这本书更高的分数,是因为这本书读起来更像《Harry带你Facebook一日游》,而不是现在的书名想要表达的意思。

只看书名,觉得书里面应该会写到,为什么做Facebook,遇到了哪些困难,如何解决,理论的讲解加上思想的案例,解析Facebook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巨大的社交网络。可惜实际读到的,是Facebook的介绍,只有How,没有Why。

不过能听到真正在Facebook里做事的人,说Facebook是怎么做事的,依然会很有收获。

特别喜欢这两段

牛人是尽其所知,用其所长,学其所不能,从而迅速完成目标并远超期望的人。他们的本能是挑战自我,超越别人的期望,超越自己的期望。
而在硅谷,尤其是互联网产品型的公司,无一不在一开始就把关注点放到与欧诺个户的增长上面,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能不能做成一个很多人都会去用的伟大产品。如果做成了,钱不会是问题。

搞定I 无压力工作的艺术

前段时间压力爆棚,每天很忙,效果却很差,做事情丢三落四。

碰巧在订阅的某篇文章里知道有这本书,那篇文章看起来就在说我。

总的来说,这是本4分的书,满分是5分。如果和我一样,觉得很忙,工作效率很差,每天忧心忡忡,觉得事情快要脱离自己的控制,很想抛开一切烦恼什么都不管却又做不到,GTD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方法。

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讲原理的地方值得仔细读,第二部分讲具体做法的地方,太过老式,大致翻翻就可以了。

亮点:1.把计划赶出大脑;2.经常自我review;3.自然计划法。

槽点:书中提到的具体方法太老式,想网络普及以前的情况。

把计划赶出大脑

人的大脑在一小段时间内,最好只处理一件事情。同时处理很多事情,分散注意力的做法,对大多数人来说会导致效率很低。可惜很多事情很难赶走,比如计划,于是各种计划和正在思考的事情搅和在一起,争抢一点少的可怜的注意力,而且,总会有些计划被忘记,等到发现时,人就抓狂了。将计划赶出大脑,意思是找一个可靠的管家,帮自己管理各种计划。不能是多个,因为不能等自己要用的时候,还要想计划在那个管家手里。要靠谱,因为管家不能像自己一样丢三落四。所有想到的但是暂时不会做的事情都要告诉管家。我的管家是Doit.im,iPhone和Mac上都有,同步方便且快速,而且,看起来Doit.im的作者是照着搞定这本书的逻辑去做的。

经常自我review

所有计划交给了忠心的管家还不够,事情还没有做。接下来做哪件事情,哪件事情更重要,还是要自己决定。review需要经常做,空闲下来的时候,一项大的任务完成之后,都需要对手上的工作review。弄清楚自己现在的状态,比立刻着手开始一项工作要重要。

自然计划法

作者举的“非自然计划法”的例子是写作文前,先列提纲。每次我看到开头、中心思想、回馈中心思想、结尾这样的标准作文提纲时,脑子里想得就只剩下如何填空,忘了自己要写什么。更好的方式也许是,先弄清楚自己要干什么,成功样子是什么,要获得成功还差什么,做些什么事情可以添上缺少的东西,然后将刚刚想的东西记录成计划。从结果出发,而不是从结构、设计出发。

书中的第二部分是读的很快的部分,大量提到“纸片”、“工作篮”,听起来像咨询公司里穿着西装领带电脑能力很差的咨询师做的事情,而且太多具体琐碎的做法。我更喜欢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,一些做的时候要避免的错误,如何知道做对或做错的建议,太具体的建议,由于环境的差异,执行起来很难。